最近,上海市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和安徽省文物局正式签署《长三角文物市场一体化规范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立全国首个区域性文物市场一体化合作体系,将推动建立“长三角文物交易一体化规范发展联盟”,每年以“联席会议”的方式全面推进协同发展,同时将探索构建体现区域特征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长三角文物市场信息互通机制,发布文物交易发展动态、市场经营资讯、重大活动信息、市场黑名单等
国家对艺术品市场的扶持,无疑是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2021年艺术品市场绝对无法忽视的一个事件——3月11日,艺术家Beeple创作的5000张图片组成的NFT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在佳士得拍卖行最终以6900万美元的天价售出。NFT为传统的艺术品评价、收藏及消费体系注入了新活力。无论是艺术圈还是科技圈,都在讨论艺术品NFT距下一个风口还有多远?
这一年线上拍卖成为了新的常态,并且持续受到重视。 佳士得近半数拍卖为网上拍卖,从秋拍的结果来看,网上成交总额与2019年秋季相比增长4倍。 苏富比数据显示有超过20万次网上出价,占出价总次数92%,超1660万人次观看直播拍卖。
嘉德2021秋拍,网络客户参与人数、成交件数均创历史新高。网络客户较上季增长超40%,新注册网络客户办牌数达36%,总成交件数近五成为网络渠道购得。
通过网络,买家可以全球范围参与竞拍,不再局限于拍卖地点和拍卖场所,与每一位竞买人竞争的是来自全球的众多买家。
也许是因为网拍的常态化,新世代藏家在2021年成为谁都无法忽视的群体。数据显示,苏富比参与竞投44%是新客户,而佳士得拍卖中35%买家为首次参与。比较有趣的是,这些新一代年轻藏家们更加遵从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和收藏。
“亚洲买家”这个词正不断被国际拍卖巨头们所提及。今年以7840万美元买下贾科梅蒂《鼻子》的正是亚洲藏家孙宇晨。而苏富比的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竞投金额来自亚洲藏家。 亚洲藏家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中新的主导力量。
2021年的艺术品市场无疑是热闹的。 市场热点效应不断,市场信心回归,市场的活跃度不断破冰。“我感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春天快回来了。”有业内人士如此展望2022年的市场行情。除此之外,艺术品抵押、艺术电商、艺术基金、艺术银行,艺术地产业、艺术酒店、艺术商场、艺术教育市场、艺术明星超级IP、艺术文创衍生品以及艺术小镇、共享艺术等模式也正等待爆发。
总总迹象表明,未来艺术品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在资本的嫁接下,不同的资源和艺术之间极有可能匹配出另一个艺术市场维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