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8-68534238     
资讯中心
拍卖资讯
当前位置:资讯中心 > 拍卖资讯
拍卖行业复工复拍节奏加快 网络拍卖比例增长
更新时间:2020/10/30 0:00:00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

      本报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全国各地拍卖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业务延迟或取消,但与此同时,行业积极调整、主动应对,基本稳住了经营基本面。业内人士预计,再经过一个季度左右,行业经营将有望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日前,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拍卖企业830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85家;拍卖分支机构260家,与去年同期持平;注册执业的拍卖师11680人。

    据商务部全国拍卖统一业务平台统计,1-6月,拍卖总成交额2812.06亿元,同比下降2.22%。其中,一季度成交额879.86亿元,同比下降22.86%;得益于疫情有效控制和企业复工复拍节奏加快,二季度成交额出现补涨,成交额1932.19亿元,同比增长11.34%,环比一季度增幅高达119.6%。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机动车拍卖成交额80.03亿元,同比增长27.42%,延续了去年同期的高速增长趋势。

     从省市分布来看,上半年,拍卖成交额超过200亿元的有河北省、福建省、四川省和安徽省,其中,河北省成交额598.99亿元。上述四省拍卖成交额占全国总成交额的57.8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从地域分布来看,成交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南沿海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约占行业总业务量的70%。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业务量在上半年也有了一定突破,如四川省、湖北省、甘肃省、云南省等地的拍卖业务规模在行业中占比增长较明显。

     此外,受疫情影响,多数拍卖企业开始投入更多精力开展网络拍卖活动,带动上半年拍卖场次不降反增,共计成交41072场,同比去年增长35.11%。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之下,拍卖企业正遭遇诸多困难,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资产配置交易需求增加和疫后传统流通产业链升级的新机遇。因此,企业应在经营和服务理念、业务模式、营销手段、监管自律等多个方面迅速提升,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营商环境。

      该负责人还表示,未来,随着拍卖市场化开放程度的提高,来自网络、科技、文化、汽车、电子商务、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专业化企业将逐步成为拍卖业务新的增长点,佣金水平也将随着服务理念的转变、服务质量的提升逐步提高。

关于我们
增值服务
标的分类
友情链接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
京海国际拍卖(海南)股份有限公司 琼ICP备2021000227号-1、 座机:0898-6853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