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全文发布《2023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通过客观的经营数据,全面真实地呈现2023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内地及境外的拍卖情况。此前,中拍协在第九届“上海对话”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年报中的主要数据。
拍卖活动恢复常态,成交284亿
2023年,实际开展文物艺术品拍卖经营活动的企业有227家,落槌金额合计284.01亿元(不含买方佣金),同比增长了72.4%,这主要是因为2023年拍卖活动恢复常态,且部分拍卖企业2022年秋季拍卖会延迟至2023年举办。截止2024年5月,完成结算131.28亿元,实收佣金19.14亿元。
网络拍卖略有下降,成交14.38亿元
2023年,网络拍卖上拍343282件(套),成交159766件(套),落槌金额14.38亿元,占比分别下降了15.36个百分点、16.59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
品类结构基本不变,均价8.29万
2023年,品类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中国书画落槌金额占比49.55%,仍是市场份额最大的门类;瓷玉杂项占比24.95%,同比下降2.92个百分点;油画及当代艺术占比12.79%,市场份额提升1.49个百分点。拍品均价由上年的5.54万元增至8.29万元。
高价拍品成交增加,占比19.59%
2023年,超1000万以上文物艺术品成交227件,比上年增加87件,落槌金额合计占市场总额的19.59%。截至填报日(2024年5月15日),有91件完成结算,22件未完全结算。
上杭广占有率提升,合占25.27%
2023年,北京地区市场份额继续呈下降趋势,落槌金额占全国67.94%;上海、杭州、广州三地合计占全国25.27%,较上年提升0.68个百分点。全国拍卖企业队伍略有缩减,京津地区减少42家,长三角地区逆势增加21家。
市场集中度明显,头部占59.26%
2023年,实收拍品款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7家,较上年增加1家。实收拍品款前5名企业成交合计77.79亿元,占全国市场的59.26%。
主营业务利润率持续降低,15.41%的企业盈利
2023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主营业务收入为21.21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6.76%,较上年下降0.88个百分点,且仅有15.41%的企业实现盈利。全年企业创税6.01亿元,产业链支出6.52亿元,公益性贡献1788.58万元。
境外市场创近年最高,成交103亿
2023年,境外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102.66亿元(含买方佣金),较上年增长13.76%。其中,瓷玉杂项占51.69%,拍品均价31.55万元,过千万拍品145件(套),前五名企业占72.57%的份额。